西南地区油脂加工及饲料养殖业调研
来源:
|
作者:xapulong
|
发布时间: 2016-11-14
|
5185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31日至11月4日,期货日报记者随大商所和中粮期货组织的考察团走访了西南地区油脂加工及饲料养殖企业,对当地油厂及饲料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利用基差交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形势的发展,基差交易、点价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期权交易将成为油脂油料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好帮手”。豆油(6602, -224.00, -3.28%)菜油价差有望逐步拉大。
10月31日至11月4日,期货日报记者随大商所和中粮期货组织的考察团走访了西南地区油脂加工及饲料养殖企业,对当地油厂及饲料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利用基差交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形势的发展,基差交易、点价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期权交易将成为油脂油料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好帮手”。
豆油(6602, -224.00, -3.28%)菜油价差有望逐步拉大
在走访西南地区的油脂企业时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四川地区全年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在200万至220万吨,其中主要以豆油和菜油为主(各100万吨左右),加上少量的棕榈油。
四川油脂市场基本上以自给自足为主,区域内部油脂供应主要以菜籽(0, -4259.00, -100.00%)油、豆油为主,四川油厂产能规模排全国第9位,每日压榨6000吨,其中大型油脂企业益海、中储粮、中粮等在四川当地均有设厂。
据了解,目前川渝地区大豆压榨年产能在175万吨左右(去年135万吨,明年190万吨以上)。四川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为双榨型企业(可榨大豆和菜籽),日压榨能力为1500吨(最高压榨能力可达1800吨)。今年以压榨大豆(进口大豆)为主,没有压榨菜籽。
记者发现,四川当地消费者历来就有食用菜籽油的习惯,四川也是全国油菜籽生产大省之一。根据农业部统计,四川省的油菜籽主产区是绵阳、成都、德阳三个地区,当地油脂加工企业也主要围绕这些地区分布,规模均不大。
当前,四川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正准备开机压榨菜籽,由于四川本地菜籽价格较高(5400元/吨),公司打算采购青海、内蒙古菜籽(价格为4400元/吨)进行生产。据了解,本地菜籽与青海、内蒙古菜籽质量有区别,本地菜籽压榨出来的菜油更加浓香,相对来说更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非转基因菜油的价格较高,近期菜油价格涨幅较大,以进口非转基因菜油为例,港口报价在8000元/吨以上,如果进入四川,售价高达9000元/吨以上,因此压榨有一定利润,但压榨本地菜籽亏损严重。” 四川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2016年由于油菜籽产量下降明显,菜籽油厂压榨开工规模有限,且主要以浓香型压榨菜籽油为主。”中信期货研究部农产品研究主管陈静说。
陈静介绍,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受国储菜籽油抛售压力影响,四川油脂市场供大于需,整体油脂价格低位运行。在年初,国库有600万吨国储菜籽油待抛售,截至端午节,向市场抛储了220万吨菜油,主要集中于油厂和贸易商手中。参与竞拍的大型油厂后期走货主要集中于云、贵、川、湘等地,流通速度比较缓慢,上半年仅15%—20%入市,出库量仅40万至50万吨,主要因为抛储油品质差,市场避而不用。不过自6月中下旬以来,国储油出货节奏加快,对油脂销区——尤其是云、贵、川地区的油脂价格形成较大压制,出货速度加快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资金方面的压力。
陈静认为,2017年菜籽油供需过剩格局将得到明显改善。自2016年10月以来,国家又启动了第二轮菜籽油抛储,正值四季度油脂消费旺季,菜籽油抛储工作进展顺利,实际竞拍成交率均达到100%,竞拍结果超出市场此前预期,平均每周以10万吨规模成交。照此竞拍成交速度计算,目前距离春节还有12周,若后期平均每周仍按10万吨抛售,截至春节前,国家抛售量将累计实现320万吨,这样,国库中将有280万吨剩余。2017年若按坊间此前传闻:100万吨菜籽油转为中央储备油,那么,明年上半年市场,菜籽油将仅剩180万吨临储规模,届时预计菜籽油供应过剩格局将呈现明显改善。
西南地区油脂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四川省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呈稳步增长势头,供应趋紧程度将逐渐提高,预计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继续看好后期菜油价格,明年上半年临储菜油抛储结束,预计下半年豆菜价差将扩大至1000—2000元/吨。”该企业人士表示,四川地区对菜油的需求量十分庞大,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区拍卖成交的18.8万吨临储菜油已经全部被市场消化,由于价格较低,当地油脂企业参与竞拍的量较大。10月12日临储菜油拍卖重新启动,虽然起拍价上调100元/吨至5400元/吨,但竞拍激烈,成交价被大幅抬升,近几期油脂参与竞拍的量较小。
川渝地区饲料企业库存偏低
“川渝地区豆粕年需求量在245万吨,其中四川180万吨,重庆65万吨。”四川地区一家油脂企业相关负责表示,四川地区自配料大概占20%—30%,以中小养殖户为主,大型养殖企业基本上以全价料为主。
对于川内的大豆压榨企业来说,2015年是个转折年,在2015年之前可以说四川是个纯输入型省份,而从去年开始不仅原有企业开机率上升、新增产能也大比例提升。
“川渝压榨产能、压榨量增加的原因除了企业区域性布局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省内需求旺盛,生猪养殖前景较好;二是运力问题带来了的助力。对于整个压榨行业来讲,川渝压榨产能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来省外的豆粕需求基本被挤出,相应的进口大豆使用份额随之变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分析师郑祖庭说。
据当地企业人士介绍,2015年大概有1万车皮(合60万吨)的豆粕进入四川,今年通过火车运输进入四川的豆粕量变小,改由水运,因为今年船型变大(由几百吨变为1500—1800吨),船运费下降。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由于地域缘故,目前,当地油厂进口大豆大多采取由相关港口通过铁路转运的方式,正常情况4天以内就可以抵达四川,费用在300元/吨左右。今年出运费新规后,成本提高近20%,但是相比水路半个月左右的耗时大家还是会选择铁路,特别是与当地铁路局合作相对紧密的企业。
“由于近期大豆到港量偏少,加上长江航运堵塞,发船十分缓慢,川渝地区大豆供应较为紧张,从而导致豆粕供应偏紧,大部分油厂11、12月的豆粕基本以基差形式卖完。”当地压榨企业人士介绍,川渝地区饲料企业豆粕库存普遍在15天左右,部分企业仅剩下3—4天的豆粕用量。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川渝地区豆粕贸易商与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主要特征是小而多,最大的贸易量也只有2万至3万吨,小的几百吨。油厂豆粕一般都卖给贸易商,不直接卖给饲料企业,主要原因是卖给贸易商可以结清账款,而饲料企业普遍有赊销的传统。
据悉,2013年川渝地区粮油供需缺口大概为1500万吨,其中玉米(1586, 10.00, 0.63%)600万吨,2014年玉米供需缺口扩大到700万吨,2016年缺口为650万吨。四川省是饲料消费大省,本地玉米产量很小质量较差,只能用于生产水产料和禽料,猪料使用的优质玉米需要依靠西北、东北输入。
“那段时间大家都看空玉米,企业库存普遍偏低,加之运输的掣肘,企业面临‘断顿’的情况。”当地企业人士坦言。
“四川地区的饲料企业整体库存水平不高,主要是企业对玉米供大于求的认识比较固化,认为价格会持续疲弱,所以原料库存很低。近期随着运输成本上升和运力紧张,原料方面,不管是玉米还是粕类,都处于急需采购状态。”中粮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副总监侯昕说。
生猪养殖利润高企,潜力较大
今年3月,猪肉在销售淡季迎来价格之“春”,多地猪价出现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至28.6元/公斤,创下近五年价格新高。全国生猪出栏数量第一大省四川,也迎来史上最赚钱“金猪年”,但经历过持续亏损的养殖户对生猪补栏十分谨慎。
“一头重150公斤的活猪出厂利润一度接近1000元,达到史上最高水平,目前的利润还在700元左右。”当地养殖企业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14年以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养殖户亏本倒闭、缩栏降本,导致2015年至今猪源稀缺,生猪十分紧俏,目前四川地区七八公斤小猪价格已经达到600元/头,20公斤小猪价格900元/头,平均上涨幅度在200元—400元之间。
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显示,目前四川省育肥场户出栏一头肥猪平均盈利接近7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盈亏形势“冰火两重天”。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为何今年上半年猪价飞涨后四川地区的补栏仍不及预期呢?
四川当地一位从事生猪养殖十余年的李先生表示,历经2007年全国范围猪瘟和2008年肉价骤增后,他深刻体 会到过去几年持续亏损之苦,不会迎合当前市场大规模扩栏,只想保持“稳中求进”状态。
四川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四川地区生猪养殖以2007/2008年度为分界线,之前四川地区为生猪输出省份,之后为生猪输入省份。主要原因是前期的亏损后家庭式生猪养殖大量减少和2008年汶川地震对四川地区主要的生猪养殖地区冲击较大。
据了解,生猪市场行情自2012年以来进入下行通道,并在2014年及2015年第一季度出现深度亏损,后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恢复上涨。进入2016年,生猪市场价格保持快速上涨的态势,成为继2011年以来出现的又一次高峰。这主要源于前期深度亏损和长期低位运行带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市场供给不足。
据了解,目前四川地区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低位,生猪补栏明显不及预期。近期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并不是由于生猪的供需情况发生了大的改变,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和进口猪肉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冲击较大。”郑祖庭说。
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地区生猪养殖发展相对缓慢,年出栏量为7000万头。根据国家最新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四川和东北地区为生猪养殖发展区,后期四川地区生猪养殖潜力较大,前景看好。
利用基差销售渐成趋势
油脂油料价格持续五年的下跌,已经让国内油脂市场不少参与者看不清未来方向在哪里,但在他们看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却是必然的,不仅要延伸产业链,利用期货工具也必不可少。在油脂和饲料行业,基差点价的交易模式也已盛行。
以国内豆油市场为例,豆油期货价格指数自2012年9月中旬进入下跌通道以来,已经从9800元/吨左右跌至当前的6680元/吨,最低曾探至5200元/吨,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创出的5591元/吨的低点。棕榈油市场则早在2011年2月即开启了下跌序幕,至今下跌趋势持续时间已接近5年。
“油脂市场如此长时间、大幅度的价格下跌,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也使大家不敢再预测市场价格的底部在哪里。”四川某油脂企业人士说。
在这一过程中,基差交易成为油脂和饲料企业的重要方式,价格高低已经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基差变化才是企业需要把握的重中之重。记者在走访企业中发现,对于豆粕现货销售,川渝油厂多采取一口价与基差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四川地区一级豆油基差报价为Y1701+350元/吨,明年6、7月份基差报价为Y1709+100元/吨;四川地区菜油价格较盘面升水600元/吨左右。整体来看,未来油脂价格向下的空间不大,近期基本上为油脂价格的低点,未来往上的空间可期。”上述油脂企业人士饶有兴致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川渝地区饲料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豆粕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受现货偏紧的影响,多数油厂11月可售量已经不多,11月基差报价为M1701+450元/吨。另外,10月公路限运之后,大量货物涌向铁路,导致整个四川、云南的运力非常紧张,流动货源减少,从而支撑了豆粕价格。且运力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12月还会继续受到影响。
从以前预测市场到现在不再预测市场,折射出了市场参与者的一丝无奈,也从侧面反映出油脂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市场价格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很难准确地预测价格走势。就像国内的大型饲料和油脂企业,全国各地有很多分厂,如果有一个决策失误,会影响所有的分厂。”上述油脂企业人士说。
在该企业人士看来,很多时候,企业要做的就是跟随着市场价格走,而不是判断市场底部或者顶部在什么位置。企业从期货市场的旁观者变为市场的参与者,这中间经历了数年时间,目前,基差交易在油脂和饲料行业已日渐盛行。
“如今利用基差销售已渐成趋势,未来这种购销模式将占据主流。”中粮期货农产品部高级经理王丽娜提醒,对下游广大的豆粕经销商和饲料企业而言,基差采购有利有弊。利处在于可以较低的保证金锁定未来采购,同时能够自主掌握点价节奏,专业性强的企业可以凸显成本优势;弊处在于如果点价时点不当,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成本差异,从而降低产品竞争力。
记者发现,有部分企业在购买基差后,在提货前的这段时间内也有自己的顾虑,担心在点价前,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最终被迫追高点价;或者担心在点价后,期货价格大幅回落,最终成本处于劣势。
王丽娜向记者介绍说,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因为价格上涨对整个行业相对都有利,饲料企业损失其实并不特别明显。对于第二种情况,价格下跌本身对饲企销售以及赢利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再加上因点价位置不佳而带来的成本劣势,势必雪上加霜。对此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在点价同时,买入一份看跌期权,如果期价下跌,期权起效;如果价格上涨,期权失效,企业仍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赢利。
“国内的基差交易模式慢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型企业的需要,而利用场外期权费用偏高,我更希望国内尽快推出相关品种的场内期权。”四川地区一家多年经营油脂企业的老板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形势的发展,基差交易、点价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期权交易都会成为油脂油料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好帮手”。